1、系統說明GTC-6**系統采用代錨墊板的預應力鋼筋錨桿將TECCO高強度格柵張緊固定覆蓋于邊坡上,適用于工程有風華剝落、危巖落石等地質危害巖石邊坡的加固和防護。
2、主要構成:TECCO格柵:由高強度不小于1770MPa的經防腐處理的鋼絲編制,菱形網孔內切圓直徑65mm,網塊標注規格3/20/10-3.5m。
TECCO錨墊板:菱形鋼板四個角帶有玩夠,尺寸不小于350mm*170mm厚度不小于8mm。邊界繩:選用12毫米鍍鋅鋼繩。單根長度不宜大于40M,每根兩端各配一根長度為2M的2毫米16雙股鋼絲繩錨桿。
錨桿:選用件。用于在局部低凹或便捷處使格柵*好地緊貼坡面,構成與主要默哀干相同長度一般選用1-1.5M
3、設計參數與材料配置
防護區域:一般應向基友或潛在破壞去外延伸至少1M以上。
錨桿間距a和b:標準間距為a-3.3m;b-4m.
錨桿長度L:取2.15m,安裝時外露段長度為10-18cm。
錨桿直徑D:25mm,保證單根桿體抗斷拉力不**10kN。
錨桿傾角:一般宜近于垂直坡面,當格柵有懸空時,宜是錨桿與張緊后的格柵表面近于垂直。
錨桿孔:一般應干鉆,孔徑危42mm以上。
TECCO格柵:需用材料面積-1.05-1.08擬防護面積,就近取為整數張格柵的面積,現場可根據需要進行縱向分割。
縫合鋼絲或鋼絲繩網塊間的縱向接長或橫向連接采用8毫米鍍鋅鋼絲繩,長度為縫合路徑直線長度的1.0倍。
錨墊板:數量與錨桿根數相同,并帶螺母。
4、施工順序與方法
4.1青坡:規整地形邊界,清楚浮土浮石,需要時回填凹坑。
4.2億坡腳為基準線防線布置錨桿空位,宜設于**凹坑處,但間距不應大于設計值的10%。
4.3在不具備能是格柵緊貼坡面的**凹坑的空位處開鑿孔口凹坑
4.4自上向下鉆鑿錨桿孔
4.5安裝錨桿并注漿,清理錨桿頭并使其長度為10-18CM
4.6格柵鋪設與縫合,格柵縱向邊界應重疊一至兩個網孔寬度,橫向上無需重疊,縫合絲或繩穿過搭結孔,端頭應與格柵絲扭結或用繩卡固定。
4.7邊界繩從格柵網孔穿過至兩端鋼繩錨桿,張緊并用4個繩卡固定。
4.8安裝錨墊板并擰緊螺母施加預應力,是格柵張緊并緊貼坡面或稍亞茹地層,格柵懸空出的錨桿預應力部應大于30kN;錨墊板的玩夠必須卡入格柵網孔內,上邊界級側邊界必須卡壓在錨桿外側,下邊界必須卡壓在錨桿的上側。
4.9檢查格柵與坡面的緊貼情況,根據需要布置安裝錨桿。

主動網鋼繩網安裝注意事項:
鋼絲繩網的安裝時,按縫合標準防護單元格(4.5*4.5M)或小單元格(4.5*2.5M)的不同,現將縫合繩蔡姐為33M或27M,在其中點坐上標志,接著講鋼絲繩網置于防護**個中心位置并加以臨時固定。鋼絲繩網正確的安裝方向為十字卡扣抱緊端朝向坡面,然后從單元格的上支撐繩開始縫合??p合時現將縫合繩中點固定在上支撐繩中點處,以人工方式從中點開始,各用一般縫合繩向兩側進行縫合,逐步將邊緣網孔與橫向支撐繩縫合起來。當縫合至錨桿處,縫合繩穿過錨桿環套厚折向下,沿兩側縱向支撐繩向下縫合,到單元格下排錨桿位置后,又沿下橫向支撐繩由兩側向中間縫合。當縫合繩縫合路徑在下支撐繩上重疊不小于20CM厚,轉向鋼絲繩網,與該網的鋼絲繩纏繞并固定在一起。鋼絲繩縫合的方法為:用縫合繩的活動端將鋼絲繩網邊沿網孔與支撐繩和錨桿一螺旋方式逐孔穿套在一起并收緊,使鋼絲繩網與支撐繩及錨桿連城一個整體。在縫合繩時,需先人工逐孔進行收緊,在縫合操作完成后宜采用張拉器對縫合繩再次進行張拉,盡量是縫合繩收緊,是鋼絲繩網緊貼坡面??p合繩的兩端均采用2個8毫米繩卡緊固鎖定。

主動網防護網安裝
斜坡穩定系統的防護網有4中,分別是:鐵絲格柵、鋼絲繩網、TECCO高強度格柵網、SPIDER螺旋網片。
格柵網在生產時已作打卷包裝,鋪裝上沿部分的格柵時,只需縣將其上邊口固定于*部的橫向支撐繩或錨桿上,然后將格柵卷順坡鋪展開來即可。水平向相鄰的格柵在普張時,網與網的邊緣打結1-2個網孔,并間隔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M)扎接一次。在鋪展中下部的格柵時,如縱向接縫處無支撐繩或錨桿用作固定時,可將下部格柵邊口與上部相鄰格柵牢固扎接在一起,然后在將格柵咬破鋪展開來。若因坡度腳都等原因使得格柵縱向接縫處的扎接措施無法承受自身重量時,可在格柵鋪展到近的支撐繩或錨桿位置處再做扎接,確保格柵能牢靠掛于坡面。待外層防護網安裝完成后,格柵需與外層防護網用扎絲按縱橫向均不大于1M的間距進行扎接,使兩層網接合在一起。

GER1
鋼絲格柵
同GAR1但用鐵線縫合(SO/2.2/50鐵絲格柵,上下沿錨固,上下沿支撐繩)
同GAR1,但落石塊體較小且壽命要求較短時選用,以碎落防護為主
http://www.bokemx.com